Lowe's驗廠包括社會責任(包括環境要求),質量,反恐(又稱Lowe's安全審核),做勞氏驗廠之前需先依據Lowe's社會責任驗廠要求做好充分準備,以便驗廠當天能及時找到所需資料供審核員檢驗。視審核情況所需,審核員可提出其它文件要求。
英國老牌銀行巨頭渣打銀行猝不及防被美國人打了一個踉蹌。
本杰明·勞斯基執掌的紐約州服務局8月5日宣布:渣打銀行違反美國政府禁令,“與伊朗共同設局,操辦了6萬筆交易,涉及2500億,從中獲取數千萬元的手續費”。金融服務局為此發出威脅,要吊銷渣打銀行在紐約州的營業執照。
勞斯基不講情面,一擊重拳,渣達銀行股價應聲急挫23.5%,至少損失160億美元的紙面財富。渣打高層惱羞成怒,一度有人傳言,渣打考慮起訴紐約金融服務局或勞斯基本人,告其誹謗罪。但仔細分析這種可能性甚小。國際金融機構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常在河邊走,肯定要濕鞋,而且其中許多秘密早被監管機構掌握,監管機構保守秘密,只是不想為淵驅魚而已。若雙方真要在法院交手,監管機構勢必要曝猛料啦。
英國央行官員出面和稀泥,懇請美國各監管機構先協調,暫且不要發表言論。但有些英國議員幫倒忙,說什么美國是在故意為難英國金融機構。這種說法實在也沒什么根據。科莫任紐約州檢察長期間,勞斯基是其手下的得力干將,調查華爾街高管薪酬時窮追不舍,弄得那些華爾街金融大亨們煞是狼狽??颇斶x紐約州長之后,勞斯基追隨科莫去了阿爾伯尼(紐約州首府),擔任過州長辦公室主任。華爾街大亨們額手稱慶,如釋重負。誰會想到,他又殺了個回馬槍,擔任金融服務局局長之后拿國際金融機構開刀?
國際金融機構惱火,美聯儲和財政部也很惱火。美聯儲、司法部和其他聯邦機構早已在調查渣打銀行的洗錢問題。美國財政部本有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由主管反恐和金融情報的部長助理掌門,專司調查、處罰外國銀行洗錢等違法行為。勞斯基不與其協調,不按常規出牌,搶先出手,單槍匹馬地向渣打挑戰,不僅搶了財政部的風頭,而且染指了他人的地盤,這讓財政部官員多難堪!
資本市場大機構都是金融魔術師,能無中生有,點石成金。非要魔術師們摘掉高帽,脫去長褂,那就藏不住東西,魔術自然也無法再變。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深知其中道理,對大型金融機構從來都是網開一面,甚至是裝聾作啞。早在2008年,美國一些學者們便懷疑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有詐;學者們通過研究認為,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過低。但紐約美聯儲并不認真追查。今年6月銀行利率作弊事發,但只被罰款了事。
姜文執導的影片《燦爛的日子》講了個很好的道理:打群架的人越多,群架就越是不可能打起來,因為人越多,相互之間認識的人也就越多。監管與被監管也是一樣:被監管的金融機構越大,所涉監管機構越多,相互之間熟人也就越多,給面子、看面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就越有可能達成妥協。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監管者與被監管者還有相互借重的地方,雙方經常正式或非正式地交換干部便是一例??傊?,監管者與被監管者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沒有必要一定要分成勢不兩立的兩大派。
但從勞斯基稱渣打銀行“是流氓機構”來看,雙方似乎積怨很深。有人認為,這是勞氏有政治野心,日后想當州長,甚至想當總統,所以要借打擊渣打銀行沽名釣譽,以求獲得更多選民支持。事情恐怕并非如此簡單。勞氏有出風頭思想不假,但并不一定要置渣打銀行于死地。金融服務局與渣打銀行事先已有過接觸,就非法交易之事相互交流意見??陀^地說,勞斯基并非不教而誅,突然襲擊。只是渣打死硬得狠,只承認1400萬美元的非法交易,這就太不給勞斯基面子:勞氏要的是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只查出區區1400萬美元非法交易,叫他如何收場?
美國聯邦監管機構調查渣打銀行的非法交易已有很長時間了,但口風甚緊,始終未向媒體透露消息,以免影響渣打銀行的商譽。這就很給渣打銀行面子了出了漏子,巴克萊也出了漏子,難道渣打銀行就那么清白?金融機構違法、違規尚可自拔,但冒犯政府就是自取滅亡。尤其是輕慢、冒犯了美國政府官員,后果自然十分嚴重。
勞斯基與渣打銀行相互不給面子,這就需要更有面子的人出面斡旋。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融監管業也是政治,不能不講面子或不給面子,勞斯基不可能六親不認。他不給面子,是因為對方沒有給他面子,或是對方沒有找到有足夠面子的人出面給面子。不管是請律師還是請公關出面或是通過他們再請達人或聞人出面。
據報,渣打銀行已聘請索利文律師事務所為其獻計獻策。該所有位從1970年開始從業的老律師羅金·科恩,在美國朝野都很有面子,哪個山頭的人都熟。人脈深廣,善于周旋,左右逢源。渣打銀行請人幕后調解,請有面子的人出面,是想以其薄面換勞斯基的薄面。當然,罰款還是要交一些的,否則就是駁面子,而不是給面子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