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AT反恐驗廠是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邊境保護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在911事件發生后所倡議成立的與商界一起自發建立的自愿性計畫, 2001年11月推出,并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實行,在2006年末已經有9900多家公司申請參與,其中5500家已經認證。
C-TPAT全名為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即「海關-商貿反恐貿易伙伴」。通過C-TPAT的安全建議,CBP希望能與相關業界合作建立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以確保供應鏈從起點到終點的運輸安全、安全訊息及貨況的流通一、書面的員工安全政策。
二、申請過程中審查申請人的身份證。
三、CCTV監控敏感區域:接收、航運、成品包裝、主要辦公區域、主要辦公區域、成品倉庫、計算機服務器/系統室。
四、出入登記。
五、所有安全程序被制定成一個政策或程序性文檔。
六、每12個月審查一次安全政策并及時更新。
七、書面的門禁控制程序。
八、專人對進入工廠的集裝箱或拖車進行檢查。
九、集裝箱拖車裝貨前7點檢查,確保裝柜前是安全的。
十、集裝箱拖車裝箱后使用ISO17712高保安封條封箱上鎖。
十一、高保安封條由專人保管、領用。
十二、使用有效的安全防范,防治貨物在最終包裝時被篡改。
十三、包裹、信件的檢驗。
十四、準確、清晰、無誤、全面的文件數據。
十五、書面政策規定只有特定人員可以接觸到敏感信息。
十六、審查服務承包商及訪問工廠敏感區域的程序文件。
反恐審核的關鍵在于限制區域的管理。包裝車間、成品倉庫、裝貨卸貨區、進出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