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ISO的任務是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以利于國際間產品與服務的交流,以及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活動中發展國際間的相互合作。它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活動。
ISO體系認證相關資料
一、由追求利潤最大化向追求企業可持續成長觀轉變之創盛驗廠。
研究表明,把利潤最大化作為管理的惟一主題,是造成企業過早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產品、技術、知識等創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長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現代企業所面臨的一個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課題。
堅持可持續成長管理觀,在管理中就會注重整體優化,講求系統管理,實行企業系統整體功能優化,注重依靠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優勢,注重夯實基礎管理,講求管理精細化、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注重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發揮其能動作用等等。
企業是一個人造系統,其內部系統是可以改造的,這是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成長的客觀條件。與可以枯竭的物質資源不同,企業文化、企業家精神等是支撐企業可持續成長的支柱。
二、企業競爭由傳統的要素競爭轉向企業運營能力的競爭。
企業從大量市場產品和服務標準化、壽命期長、信息含量少、簡單的一次性交易的競爭環境,向產品和服務個性化、壽命期短、信息含量大,并與顧客保持溝通關系的全球競爭環境轉變。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就要使企業的生產、營銷、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敏捷”起來,使企業成為一個全新的“敏捷性”經營實體,實現向“敏捷管理”方式的轉變。一個企業要適應超倍速的競爭,必須在以下各層面具備敏捷性的特點:在生產方面,敏捷管理意味著具有依照顧客定單,任意批量制造產品和提高服務的能力;在營銷方面上,它具有以顧客價值為中心、豐富顧客價值、生產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組合的特點;在組織方面,敏捷管理要求能夠整合企業內部和外部與生產經營過程相關的資源,通過與供應商和顧客的互動合作,創造和發揮資源杠桿的競爭優勢;在管理方面,它一改強調指揮和控制的管理思想,轉換到領導、激勵、支持和信任上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