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ksilver公司進行驗廠的目標是使Quiksilver公司所有的代理商、特許生產商與供貨商(工廠)加強對有關社會責任原則的認知。Quiksilver公司要求所有供貨商(工廠)必須執行Quiksilver公司的社會責任行為準則,同時也保留監督與評估的權利。為了在社會責任領域中有進一步的改善Quiksilver公司要求工廠能全面地配合CSCC/STR公司及其評估員的工作。
QUIKSILVER是跨國公司在采購產品或下達生產訂單之前,對中國企業 按照跨國公司制定的社會責任標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行為守則對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是勞工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直接審查。一般來說大中型跨國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行為守則,如沃爾瑪、迪斯尼、耐克、家樂福、BROWNSHOE、PAYLESSS HOESOURCE、VIEWPOINT、Macy s等歐美國家的服裝、制鞋、日用品、零售業等集團公司。這種方式稱 為第二方認證。 兩種認證的內容都是以國際勞工標準為依據,要求供貨商在勞工標準和工人生活條件等方面承擔規定義務。比較而言,第二方認證出現時間較早,覆蓋范圍和影響面大,而第三方認證的標準和審查更加全面 一、 驗廠文件的定義 驗廠文件是指工廠在驗廠時為審核員提供工廠的一些基本文件資料及生產記錄(包括:營業執照、員工手冊、消防演習記錄等),驗廠文件主要是在人權、環境、安全、衛生和反恐及現場方面的文件資料,根據工廠的客戶的要求可能側重點有所不一樣,有的重點是在人權,有的重點是在安全,這個要看工廠的客戶是那一家。專業的驗廠文件是保證公司順利通過驗廠的護航使者根據自己的一些經歷,總結的驗廠文件清單請參考如下(并設有部分問卷):
最新驗廠文件清單 文件資料 1)品質手冊和管理會議記錄 2)檢驗程序,檢驗標準及最近3個月的檢驗報告。(來料,制程,包裝,成品) 3)主要機器設備清單(請準備中英文復印件各一份) 4)機器設備保養計劃和記錄 5)機器保養人員的專業證書 6)產品規格書 7)原料的來料和發料記錄 8)員工培訓計劃及培訓記錄 9)產前會議程序及記錄和質量會議記錄 10)供應商管理程序,記錄,采購單及物料規格單 11)實驗室操作手冊及測試報告 12)缺陷統計報告及出貨記錄 13)工廠組織架構圖(請準備復印件一份) 14)工廠營業執照(請準備復印件一份) 15)當前的品質水準記錄 16)出貨及時率的統計記錄 17)ISO證書及最近一次的審查報告(如有,請準備正本及復印件一份) 18)糾正預防措施的記錄
現場布設 1)安全通道線 2)安全出口、應急燈、火警鈴 3)化學藥品擺放 4)倉庫特殊要點 5)飲水區劃分 6)意見箱的設立及程序文件反恐重點 C-TPAT證書保安制度 裝柜作業程序 貨柜檢查程序及紀錄 封柜紀錄 封條管理程序 則人權是隨機抽查的 Quiksilver驗廠的好處 (1)建立符合國際要求的管理體系,可得到國際認可,增加與知名品牌正面競爭的能力 (2)促使消費者對產品建立正面情感 (3)穩固與采購商的合作,并拓寬新市場,為長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的作用 (4)提升管理系統,改善與員工的關系,從而提高生產力從而提高利潤 (5)最小化潛在的商業風險比如工傷乃至工亡,法律訴訟或者是失去訂單 (6)開發新市場和客戶:有社會責任的公司將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QUIKSILVER驗廠文件清單 工資表(過去十二個月) 人事花名冊及員工個人檔案 勞動合同 社會保險收據、花名冊及合格證明文件等 工商營業執照 消防檢查報告或合格證明文件
消防演習記錄、緊急疏散計劃及工傷記錄等 環保證明文件 廠規或員工手冊 政府有關當地最低工資規定文件 設備安全許可證(如電梯使用許可證、廚房衛生許可證等) 特種工人上崗(如電梯工、電工、廚工衛生許可證等) 當地勞動局關于延長加班之批文 未成年工體檢及勞動局登記記錄 廠房平面圖 其它文件(視乎審核情況所需)
QUIKSILVER驗廠通常不相符:1.清潔衛生差 2.安全條件差 3.環境保護不達標 4.化學品不安全 5.沒有安全負責人 6.沒有急救訓練及消防演習 7.沒有提供和使用PPE 8.沒有MSDS 9.超時加班 10.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11.非法雇用童工 12.非法使用末成年工 13.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證或限制人身自由 14.搜身、體罰、侵犯工人權利 15.拖欠工資 16.沒有法定福利待遇 17.“三合一”廠房,機器設備沒有安全裝置 18.宿舍擁擠,住宿條件差。 19.末被當地衛生部門檢查并發給證書 20.洗手間和洗浴設各不充足 21.通道有限 22.無性別隔離 23.通風設備不充足 24.滅火器和消防栓數量和分布不合理 25.不安全因素
QUIKSILVER驗廠程序 1、驗廠前會議:主要介紹此次驗廠的目的、程序以及所需時間及注意事項。 2、驗廠過程:查看數據、走工場所有區域及員工訪談和管理者訪談。 3、總結會議:總結此次驗廠中所發現的問題并向工廠確認改善所需時間及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