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于2021年底發布了標準5.0版本《科學碳目標手冊》并于2022年7月15日起正式生效。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內容之一便是企業在提交科學碳目標時,應將溫升控制目標從遠低于2℃調整為1.5℃。
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認證對汽車制造企業的價值體現在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品牌影響力和合規性等多個維度,尤其契合全球碳中和趨勢和行業轉型需求。
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與溫控目標相符:企業的碳減排目標要與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C或遠低于2°C的目標相一致。
明確的時間框架:近期目標需在提交之日起5-10年內,將范圍1和2的排放降低至符合1.5°C的路徑目標;長期目標則需在2050年前或更早,將排放量降低至符合1.5°C路徑目標。例如,某汽車制造企業設定2030年范圍1和2的碳排放較2020年降低一定比例,以符合1.5°C溫升控制下的減排要求。
目標的覆蓋范圍:
強制覆蓋范圍:至少涵蓋95%的范圍1和范圍2排放量。范圍1排放是指企業自身生產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如工廠燃燒燃料產生的排放;范圍2排放是指企業使用外購電力、熱力等產生的間接排放。
范圍3排放要求:當范圍3排放占范圍1、2和3總排放的40%以上時,需涵蓋67%范圍3排放量,鼓勵企業盡可能考慮價值鏈中的特定范圍3排放,如供應鏈上下游的排放、產品使用階段以及廢棄物處理等環節產生的排放。
目標的可衡量性和可驗證性:
數據準確性:使用準確的數據收集和排放計算方法,遵循國際公認的標準和框架,如《溫室氣體議定書》,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能準確核算汽車生產過程中的各類碳排放。
監測與報告:建立有效的監測機制,定期跟蹤和報告碳排放情況以及減排目標的進展情況,包括詳細的排放數據、減排措施的實施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