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工廠接到ZARA訂單,客戶都要求先驗廠通過,但很多工廠不知道是驗哪個標準。實際上ZARA就是西班牙公司Inditex Group旗下的一個連鎖品牌服裝,驗Inditex標準。Inditex旗下有多個品牌,分別是ZARA、Pull and Bear、Massimo butti、Bershka、Oysho、Stradivarius、Zara home、Kiddys class。驗廠時一共有11個點,每個點不能少于2分,常見的公證行有SGS、ITS,按分數又會分為A、B、C、D等級。所以如果客戶要求是Inditex驗廠要和客戶確定是ZARA 還是其他的旗下品牌驗廠;不同的品牌對于工資考勤和工時要求不一樣。
其實,在快時尚品牌中,有過抄襲行為的絕對不只Zara一家,H&M、Forever21等幾乎所有的快時尚品牌都有過,這早就成為它們的生存模式。
大部分快時尚的設計師們一方面頻繁地飛往世界各地的時裝周,另一方面也在生活中吸取著不知名設計師們的創意,一切都拿來為我所用,當然一般不會是原樣照搬,總會進行一些小的變動或綜合,最后以自己品牌的名義擺在店里售賣。
說好聽點兒,這是復制,一言不合就成了抄襲,但其實這就是快時尚品牌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是它們的商業模式而已。
優他國際品牌投資集團總裁楊大筠就介紹,時尚行業分四個不同的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奢侈品,這樣的品牌注重設計師的背書,強調原創性,是潮流的引導者。快時尚則主要是用復制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把時尚傳遞給消費者,實現自身的價值。
“從原創到應用到普及最后到被消費者廣為接受,不同的企業選擇的戰略不同,所以用的商業模式也不同,而快時尚的這種做法其實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已。”他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
他進一步強調,時尚行業很難保證設計的專利性,只是每個品牌的定位不同,所以吸引客戶的策略也不同。
換句話說,其實快時尚打從根兒上起,就不是以原創而生存或著稱的,又要快又要時尚的特性使得這些品牌選擇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來生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