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I驗廠要求供應商必須確保代表BSCI成員直到最后生產階段的生產過程涉及的所有分包商都遵守BSCI《行為守則》。并由終端客戶BSCI會員進行授權后才可以進行驗廠,主要從公司證件數據、管理模式、員工福利以及作業場所、生產設施、消防設備、生活設施、環境衛生、廠房建設、飲食娛樂等各方面進行社會責任的審核,結果會以報告形式上傳到BSCI官網。
BSCI行為守則鼓勵所有供應鏈行動者能持久提升責任商業行為,而并非旨在保證公司社會績效。
終止業務理由:終止業務根本原因是由于商業伙伴的行為造成完全喪失信任。信任可能會被突然破壞,但通常是經受多次警告無效后產生的。例如,商業伙伴:
1. 不披露生產車間的相關信息或不提供準確信息
2. 不要求其自身的商業伙伴定期提供信息
3. 不驗證其商業伙伴執行改善計劃的情況
4. 明確表示不愿意或缺乏能力遵守BSCI守則
5. 在供應鏈中通過賄賂,偽造或不當陳述等方式影響審核的完整性。
參見BSCI驗廠管理手冊第五部分- 附件 5:BSCI驗廠零容忍協議了解詳情。終止業務前:與商業伙伴終止業務或合同前,我們需考慮幾個方面:
1. 終止業務是最佳的替代方法嗎?
2. 結束合作關系會對業務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3. 問題能夠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嗎?
4. 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商業伙伴?
地方問題:在行業、區域或國家范圍內存在某些有關地方問題的社會績效的不足之處。這樣會更難找到其他替代方法。因此,與利益相關者溝通尤為重要,以便他們理解終止業務的理由和支持必要變更的原因。
程序:企業必須選擇何時以何種方式決定終止業務。但是,這通常應根據雙方約定的程序做出決定。這包括:
1. 清晰溝通依據:所有商業伙伴均必須了解溝通終止業務的依據,以便他們在建立商業關系前有一定的了解。該依據應在合同中表示為撤銷或取消的條件。這將是強制執行BSCI行為守則的最嚴格方式。
2.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企業應定期與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以使其商業模式以及他們基于社會績效與合作伙伴終止業務的原因透明化。
3. 警告程序:企業應設立終止業務前發出警告的程序。這也將有助于公司尋求替代商業伙伴。
4. 溝通程序:企業應有處理媒體針對相關商業伙伴事件的溝通程序。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并提高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度,企業要極其謹慎地分析終止業務的決定。
5. 終止業務或合同:業務合同和/或業務關系應按照約定條款以及做出約定警告后才終止。由于商業伙伴不打算采取必要的措施履行BSCI行為守則規定的義務而終止業務不會對原有合同協議造成變更(例如要遵守現有合同規定的財務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