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I驗廠要求供應商必須確保代表BSCI成員直到最后生產階段的生產過程涉及的所有分包商都遵守BSCI《行為守則》。并由終端客戶BSCI會員進行授權后才可以進行驗廠,主要從公司證件數據、管理模式、員工福利以及作業場所、生產設施、消防設備、生活設施、環境衛生、廠房建設、飲食娛樂等各方面進行社會責任的審核,結果會以報告形式上傳到BSCI官網。
BSCI評級是“商業社會標準倡議”(Business Social Compliance Initiative)對參與企業社會責任(CSR)表現的評估結果。BSCI是一個旨在推動全球供應鏈中社會責任實踐的國際倡議,由歐洲對外貿易協會(Foreign Trade Association,FTA)發起,目標是確保供應鏈中的企業遵守國際勞工標準和人權準則。
BSCI評級結果的影響
BSCI評級結果直接影響企業的國際訂單獲取能力與品牌聲譽:
A級(優秀):無嚴重不符合項,一般問題≤3項,建議項可忽略。報告有效期為2年,但面臨抽查。
B級(良好):無嚴重問題,一般問題4-6項,需制定改進計劃。報告有效期為2年,但面臨檢查。
C級(可接受):存在1項嚴重問題或一般問題7-9項,需立即整改。報告有效期為1年,客戶接受。
D級(不通過):嚴重問題≥2項,或一般問題≥10項,面臨訂單凍結風險。報告有效期為1年,但如果客戶接受則有效期為1年。
E級(零容忍):發現童工、強迫勞動等核心違規,直接取消合作資格。
BSCI評級流程
預評估與申請階段:
自我診斷:企業需使用BSCI自評估工具(SAT)進行初步篩查,識別潛在風險點。
提交申請:通過BSCI平臺提交審核申請,明確審核范圍。
文件審核與計劃制定:
資料準備:提交營業執照、社保繳納記錄、環評報告、員工手冊等文件。
審核計劃:第三方機構與企業協商確定審核日期、審核員人選及審核重點。
現場審核執行:
員工訪談:隨機抽取員工進行一對一訪談,核實工資、工時及工作環境。
設施檢查:實地核查消防通道、危化品倉庫、宿舍衛生等物理環境。
文件復核:抽查工資單、培訓記錄、采購合同等原始文件,確保可追溯性。
審核報告發布:
不符合項分類:問題按嚴重性分為嚴重不符合項、一般不符合項及建議改進項。
等級評定:根據問題數量與性質,企業被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
整改與復審核:
糾正措施計劃(CAP):企業需在30天內提交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限及驗證方式。
復審核:第三方機構對整改效果進行驗證,未通過者可能面臨訂單取消或供應鏈剔除。
年度監督審核:
持續合規:已認證企業需每1-2年接受一次復審,確保標準執行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