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I驗廠是指歐美采購商委托國際第三方公正機構(如:SGS、UL等)對自己的供應商進行ICTI審核和認證。評級分為三級:A級、B級、C級,主要內容包括:童工、工資、工時、職業健康、環境保護、安全防護、員工訪談等。
全球玩具業為確保供應商工廠的道德生產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認證計劃最近宣布,該計劃去年剔除了200多家不合格的工廠,比往年增加了60%。
位于紐約的行業團體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下設的ICTI關懷基金會說,從去年開始,他們設法更多地披露諸如工人工作時數等事實,作為其認證計劃的一部分。
中國玩具行業也在今年春天啟動了自發性的"玩具和嬰童用品安全運動",對消費者展開安全購買玩具相關的宣傳,有近100家國內外的玩具品牌參與其中。
這一活動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起,該協會稱將編寫中國第一份有關安全購買玩具的消費者指南,與企業合作致力于改進產品質量,并協助中國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和更有力地保護知識產權。
在中國發起這項運動之前,位于紐約的ICTI關懷基金會從去年開始采取了更嚴格的手段,要求加入其認證計劃的2400家工廠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ICTI關懷基金會總裁兼CEO、也是ICTI認證計劃的負責人Christian Ewert說:"透明度問題一直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要設法說服工廠把他們生產一線的實際工作時數如實反映給我們。"
Ewert今年1月在香港玩具展上發表演講時說:"這是我們董事會的決定,一旦發現有企業或工廠無法在信息披露上達到相關的透明度的話...我們會要求把他們排除在認證計劃外。特別是在2012年第三和第四季度,被我們從認證計劃中剔除的工廠數有顯著增加。"
Ewert說,把不合格的工廠從認證計劃中剔除并不代表終結他們與ICTI的關系。他說,該計劃旨在幫助工廠做出改進,給他們六個月的窗口期來達到要求。
他說,其中半數以上的工廠已經在采取措施力爭重返認證計劃。他預計,雖然去年終止認證的工廠數大幅增加,今后這一數量將有所下降。
他說,他很高興看到,從去年總體來看,承諾努力達到ICTI規定的玩具工廠數量有所增加。他說,鑒于玩具工廠面臨的艱難經濟環境,這是"值得表揚的"。
他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執法來保持ICTI認證的有效性,通過該認證的工廠可以公開展示他們達到了全球玩具行業的勞動待遇和工作場所標準,有助于贏得跨國玩具品牌的業務。
他說:"對于認證過程的可信度,并為參與該計劃的其他工廠考慮,我們認為堅守規則是很重要的。"
參加ICTI關懷認證計劃的工廠共約有140萬工人,其中約80%是中國的出口型玩具工廠。Ewert說,參與該計劃的瞄準中國內需市場的工廠數量要少得多。
有97%以上的ICTI關懷認證工廠都在中國,其他工廠分布于亞洲其他地方。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占到世界玩具總產量的約80%,因此該團體主要瞄準中國企業,ICTI說道。
該團體還在廣州建有一座呼叫中心,雇用了訓練有素的社會工作者,專為工廠工人解答潛在的工作場所問題和個人問題。
該中心在2010年投入運營,其合作方是中國的一家非政府團體。ICTI說,除接聽工人打進的電話外,他們還向玩具業工人分發了925000張印有該呼叫中心信息的名片。
以上內容來源于驗廠之家,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www.kqcqm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