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驗廠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資料:
一、什么是消防 消防是預防和撲救火災的總稱。
1.除燃燒的條件: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以破壞燃燒的必備條件,最終達到防火的目的。
2.撲救:就是根據不同的燃燒條件,采用不同的滅火方法,有時甚至使用幾種方法,掌握進攻時機,協助配合,使已經產生的燃燒條件得到破壞,迅速有效地撲滅火災。
3.注意消防通道的暢通。
二、培訓目的:使員工懂“四會”
1. 會報火警
2.會撲救初起火災
3.會用滅火器
4.發生火災時會自救
三、 災發生時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報警,但應學會如何正確報警。 1
1 、撥打 119,要講清著火單位所在的區、路、街道、門牌號碼及周圍有什么大的建筑物。
2、報警時應講清什么東西著火、火勢怎樣、以便消防指揮中心調度力量。
3、報警人應講清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以便聯系。
4、報警方要安排人到主要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消防車趕赴火災現場。
四、 四種基本滅火方法:
1、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就是根據可燃物需要足夠的空氣(氧)這個條件,采用適當措施阻止空氣流入可燃區,可者采用不燃物質可惰性氣體沖淡(稀)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物缺乏氣氧氣的助燃而熄滅。這種滅火方法適用于撲救密閉的房間和生產裝置,設備容器內的火災。 2、冷卻滅火法 就是根據可燃物發生燃燒必須達到一定溫度的這個條件,將水或滅火劉直接噴灑在燃燒著的物體上,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終止燃燒。
3、隔離滅火法 是根據發生燃燒必須具備可燃物這個條件,將與燃燒物體鄰近的可燃物隔離開,使燃燒停止。
4、抑制滅火法 是將滅火劑噴在燃燒物上,參與燃燒反應過程,使燃燒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可降低活性的游離基,從而使燃燒終止。
五、 火器的分類與使用:滅火器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由筒體、瓶膽、瓶夾、噴嘴等部分組成。它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是撲救初起火災必備的滅火器材。
1.化學泡沫滅火器 適用于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不能撲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火災,也不能撲救帶電設備的火災。
2.使用方法:
a.在及時奔赴火場時不得將滅火器傾斜,更不可橫拿或顛倒。
b.當距離著火點有 10 米左右時,即可將筒體顛倒過來,一只手緊握提環,另一只手抓住筒體底圈,將泡沫射準燃燒物。
c.如果可燃液體已呈流淌狀燃燒,則應將泡沫由遠而近噴射,如果在容器內燃燒,應將泡沫射向容器的內壁,切忌直接對準液體而噴射。
d.撲救固體火災時,應將泡沫對準燃燒最猛烈處。
e.使用時滅火器應始終保持倒置狀態。
3.二氧化碳滅火器 :
&.適用于撲救 600 伏以下的帶電電器、貴重設備、圖書資料及一般可燃液體的初起火災。
1.使用方法 :
a.將滅火器提出防火場,在距離燃燒 5 米左右放下滅火器。
b.然后拉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握緊啟閉閥的壓把。
c.對沒有噴射軟管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應把喇叭筒往下成 70—90 度。
d.使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和金屬連接管,防止手被凍傷。
e.滅火時,當可燃物呈流淌狀燃燒時,使用者應將二氧化碳滅火器的噴流由近而遠向火噴射。
f.如果可燃液體大容器內燃燒時,使用者應將喇叭筒提起,從容器的一側上部向燃燒的容器中噴射,但不能使二氧化碳射流直接沖走可燃液而上。
g.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應選擇上風方向噴射,在窄小的空間使用,操作者使用后迅速離開,以防窒息、中毒。
C.干粉滅火器:
4.以高壓二氧化碳為動力,利用噴射筒內的干粉進行滅火,它適用于撲救石油及產品,可 燃氣體,易燃液體,電器設備等初起火災,廣泛用于工廠、礦山、船舶、油庫等場所。
&.使用方法:滅火時,快速將滅火器扛到火場,在距離燃燒場 5 米處放下滅火器,然后拉開保險銷,按下壓把,對準火場根部由遠而近左右掃射。
5.注意:
a.不能同泡沫滅火器同時使用
b.一經使用開啟,應及時充氣。
c.121 滅火器
d.適用于任何可燃物引起的初起火災
e.它的使用方法與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