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計劃
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計劃應包含三個關鍵要素:
把火災隱患降到最低。
計劃好緊急措施:火災報警系統(tǒng)、消防設備、緊急停工、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
培訓員工能在火災出現(xiàn)時做出迅速有效的反應。
減少火災危險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正確存放和使用化學品。培訓員工能正確使用合適的消防設備撲滅局部的小火災。然而在遇到大的火災或是可能引發(fā)爆炸時,必須向當?shù)叵啦块T報警并立即撤離。
培訓 疏散
應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其中至少有兩次是不預先通知的。要求所有的演習都要切斷電源以檢測應急燈和警報器。演習期間,所有員工包括辦公室人員都必須撤出廠房。工廠管理人員應該計算安全撤出大樓所花的時間,然后與部門主管討論如何改進疏散計劃,并告知員工如何改進。
消防演習應該作為新員工培訓的一部分。主管或班組長級以上的干部應帶新員工從疏散通道穿過緊急出口,到工廠外面指定的集中地點。
工廠要保留消防演習記錄,記下疏散時間、演習是否預先通知,以及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評論等。
工廠要保存每場火災的書面事故調(diào)查報告。
生產(chǎn)現(xiàn)場必須張貼疏散圖,圖中注明從每個地方疏散的路線,廠外集合地點、滅火器存放位置、報警鈴的位置。如果適用,還應標出工廠消防隊或當?shù)叵啦块T所使用的滅火設備所在的位置。
消防設備
消防警報系統(tǒng)必須在工廠每個角落都能聽到,至少在每次疏散演習期間進行測試。警笛或報警系統(tǒng)要讓所有部門均能聽見,它只能用于火警和疏散,并且要與工廠使用的其他鈴聲區(qū)別開來。
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消防警報系統(tǒng)能夠通過拉閘或按鈕啟動。員工要知道報警按鈕的位置和使用流程。
在員工使用聽力保護用品的部門,工廠應增加可視的或?qū)H送ㄖ椒ǎㄈ玳W光燈)來補充聽力警報。
警報系統(tǒng)應由當?shù)叵谰只蚓炀只蚓瘓笙到y(tǒng)生產(chǎn)商監(jiān)控。
應該由有專業(yè)資格的人,最好是安裝該警報系統(tǒng)的公司或有專業(yè)資質(zhì)的服務公司來執(zhí)行維修和保養(yǎng)。現(xiàn)場要保留書面記錄,表明服務及檢測已定期執(zhí)行。
如果工廠有自動噴淋裝置,一旦噴淋裝置噴水時全廠范圍的警報系統(tǒng)就應該啟動。
滅火器培訓
每個車間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都要接受如何使用滅火器的培訓,婦女和夜班員工也不例外,培訓還應包括滅火器的實際操作。
滅火器的種類及標簽
滅火器應貼上標簽,注明它們適用的火災類型和其他資訊。建議使用該標準:A級—普通易燃引起的火災;B級—易燃液體、氣體或油脂引起的火災;C級—電器火災。
滅火器必須每年一次由有資質(zhì)的公司進行保養(yǎng)和加壓。
從外觀上,滅火器必須每月檢查一次,以確保滅火器內(nèi)氣體充足并且能正常使用。每個滅火器都要貼上寫有操作方法的標簽或張貼在滅火器旁邊。
確保每個滅火器都能夠被容易看到,可通過在滅火器存放處標識符合的方式實現(xiàn)。但如果滅火器是掛在柱子上,要沿著柱子的四周刷上一道紅色帶,以便從每個方向都可以看到。
建議使用ABC滅火器,因為它們的危險性最小,且可以處理多種火源引發(fā)的火災。
在存放高度易燃品的小房間或密閉的空間里,滅火器應放在門外。
室內(nèi)堆放易燃液體的地方,附件也要放上滅火器。
在寬敞的工廠廠房里,滅火器必須放在工作區(qū),而不是靠墻放著。
機器、工作臺或生產(chǎn)原材料不能將滅火器堵塞。建議在滅火器下方的地板上刷上長寬各1米的黃色四邊形,并且培訓每個員工不能在這些地方堆放物品。
滅火器不能掛得太高(其頂部離地面不能超過1.5米),以致個子矮的員工夠不著;也不能掛得太低(底部離地面不能低于0.08米),以致被工作臺擋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