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一般分為社會責任和質量審核,由BV審核,通知時間,工傷要全保,周工時60,按燈分等級,零問題點,社會責任審核重點為工資工時,社保,歧視,員工訪談,配額,運輸與分包,健康急救,童工等···質量審核為生產能力評估,來料檢驗,QC,質檢生產流程,體系文件等。
隨著中國加工貿易的興盛,中國企業也日益受到國外大品牌買家的青睞。然而,大宗訂單的先決條件往往是通過買家的各類驗廠。一般會有社會責任驗廠、質量驗廠、技術驗廠、以及911事件后新增的反恐驗廠。本人從事社會責任審核工作多年,認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審核是難度最大的驗廠。社會責任審核可以涉及工資工時、勞動環境、歧視和環境保護等諸多內容。而且,某些審核條款的買家標準還要高過地方法律或條例的要求。于是,很多企業因驗廠無法通過與百萬訂單失之交臂。還有些企業,好不容易通過首次驗廠獲得長期供貨的資格,可是在年度復審中被發現有重大違規,被迫中止合作。驗廠成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說不出的痛。
為了爭取訂單,驗廠通不過的企業們開始另辟蹊徑。有的開始購買所謂驗廠軟件,以幫助工廠做出符合審核要求的“完美文件”,有的聘請驗廠公司培訓員工,使之個個成為驗廠中的“應答高手”,更有甚者,不惜違反法律賄賂審核員。但據本人以往驗廠的經驗,這些作假手段往往漏洞百出,非但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工廠解決驗廠難題,反而使之受縛于“為了驗廠而驗廠”的“怪圈”,整日在謊言中疲于奔命,最終也只落得個名利雙失的下場。對我們審核員來說,也早已厭倦了在工廠“打假”的經歷。可見,企業與其將大把精力用于弄虛作假,還不如積極切實地應對驗廠。要正確理解買家驗廠目的,以積極的態度應對。
我們經常聽到企業抱怨驗廠,認為這種制度是對中國企業的一種歧視,是貿易壁壘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其實事實并非如此。企業追求的是長期的貿易伙伴,同理,對買家也是如此。買家希望通過驗廠對企業作進一步了解,獲得生產規模、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勞資關系等方面的具體信息,并將這些信息比對其企業標準作綜合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取舍。驗廠報告為買家判斷該企業是否可以長期合作提供了依據。另外,驗廠還可以幫助買家維護良好的聲譽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經常可以看到國外的一些媒體或非政府組織(NGO)曝光某著名品牌使用童工、監獄工或者嚴重剝削勞力的事情,結果是這些品牌不僅遭受巨額罰款,還有來自消費者的聯合抵制。現如今,驗廠不僅僅是采購企業自身的需要,也是迫于歐美法令的必要舉措。驗廠于中國企業非但不是“有所指”,相反還是一次“契機”。驗廠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改進勞資關系,更為雙方的長期合作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驗廠前企業應和買家積極主動地溝通,清楚地知道驗廠的人員組成、工作流程、審核標準等等,并做好審核前相應的準備工作。以社會責任驗廠為例,通常流程如下:
1.見面會(Opening Meeting)。雙方介紹,驗廠審核員(Auditor,可以是買家代表,也可以是第三方審核機構,如CSCC,ITS,BV,SGS等機構)解釋此次驗廠目的,買家政策簡介,驗廠流程安排,文件清單交代,收集工廠信息等。
2.現場檢查(Factory Tour)。審核員和廠方陪同人員走廠。走廠之前,審核員會要求工廠提供標示消防通道和緊急出口的平面圖。走廠過程中,審核員會依據審核要求在現場逐條檢查,如消防設施、危險品存放等。其間,審核員可能會現場拍照取證或者要求復印某些記錄文件,當然,這些動作事先都應征得廠方同意。審核員在走廠過程中如果有疑問,還會在現場向員工或者管理人員直接提問。
3.文件審核(Documents Review)。審核員通常要求工廠出示考勤記錄、工資發放記錄、員工花名冊、員工保險證明、消防檢查和演習記錄等文件。審核員以這些文件反映出的信息判定工廠在工資工時、工作環境等方面與審核要求有否不符。審核員通常還會將這些文檔中的信息和現場的員工回答以及現場取證的信息進行核對。比如,審核員將某倉庫員工的考勤記錄和倉庫收發貨時間進行對比,發現考勤顯示某日為工廠休息日而倉庫于該日又有發料記錄。這種情況下,如廠方又無法給予合理解釋并提供相關證據,則視為疑點或直接為不符點。
4.員工訪談(Workers Interview)。員工面談的對象選擇可以是審核員在花名冊中隨機抽取,也可以是有傾向地抽取,如刻意挑選16~18歲的未成年工,又或者是被審核員在現場檢查時記錄下工號的那些員工。面談的內容基本都和工資工時、工作環境、人權保護相關。為了保護員工的權益,面談的過程對廠方嚴格保密,既不允許廠方管理人員在場,也不允許其在面談室附近區域逗留。
5.管理人員訪談(Management Interview)。這個階段已近驗廠的尾聲,審核員會就之前發現的疑點或者信息不充分的部分做進一步提問。訪談對象也是根據需要隨點隨到,可以是車間拉長、廠長,也可以是財務;
6.總結會議(Close Meeting)。審核員將驗廠過程中看到的優點和不符點加以總結。這個總結會以書面的形式當場給工廠確認并簽章。如果工廠對其中某些點表示不同意,也可以將意見備注在總結報告中。
對相同類別的驗廠,如果買家不同,流程和相關審核文件也可能會大相徑庭。建議工廠至少在正式驗廠前一周和買家溝通流程、文件和人員準備等信息,以免影響驗廠的效率和審廠結果。如果因為某人員不到位,或者某文件當場無法獲得,相關審核點往往會被視作信息不充分的疑點。另外,走廠的范圍一般為整個廠區,工廠方面需要提前準備好各個庫房以及鎖閉區域的鑰匙,以備審核員隨時檢查。
由于一些買家會設定審核次數,或收取費用(通過第三方審核的時候),因此建議工廠應做好預審工作,避免反復整改,浪費時間與金錢。
想了解更多驗廠資訊請登錄www.kqcqm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