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簡要的說,GMP認證要求制藥、食品等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合理的生產過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確保最終產品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5年度藥品檢查報告》,公布了2015年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GMP)認證檢查、GMP跟蹤檢查、飛行檢查等7項檢查情況,共計檢查企業698家次。其中,藥品GMP認證檢查數量較前兩年有所降低,但藥品生產企業的整改率同比提高近一倍。業內專家紛紛表示,藥品生產質量監管力度明顯加強,一批小、散、亂的藥品生產企業逐漸被淘汰,行業整合升級跡象顯現。
新版GMP成效明顯
報告顯示,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共接收藥品GMP認證申報資料221份。其中,完成審核的企業總數由2013年的584家、2014年的482家降至2015年的221家,創下近3年的新低。
去年完成審核的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同比下降幅度之所以大,與新版藥品GMP認證有密切聯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11年3月啟動了新版藥品GMP認證,并要求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未通過新版藥品GMP認證的企業、生產車間一律停止生產。
在2015年藥品GMP認證檢查中,共安排檢查224家次,其中212家藥品生產企業通過檢查,9家企業未通過。報告顯示,對無菌藥品生產風險控制不足、數據可靠性問題、質量管理體系無法保證產品的生產和質量要求等是9家企業未能通過檢查的主要因素。
與舊版GMP相比,新版藥品GMP認證更接近國際標準,對企業的生產設備和管理水平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對生產環境、設備設施、文件管理、風險控制等一系列流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政府部門監管和保障藥品質量安全提供了著力點。
現在驗廠要想拿到新版藥品GMP認證,只會更加困難。了解更多請登錄創盛驗廠之家:www.kqcqma.com.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