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C認證介紹《電子行業行為準則》(ElectronicIndustryCodeofConduct,EICC)列出了各種標準,以確保電子行業供應鏈的工作環境安全,工人受到尊重并富有尊嚴,以及生產流程對環境負責。2004年10月,惠普、戴爾和IBM等共同發表電子產業行為準則(EICC),旨在電子行業的全球供應鏈中,建立標準化的社會責任感行為規范。該準則由一系列的基本規范組成,涉及勞工和招聘、健康安全、環境責任、管理系統和道德規范等。隨著思科、英特爾、微軟和索尼的加入,惠普、戴爾和IBM等大廠聯合成立供應鏈工作組,為貫徹EICC制訂綜合執行計劃。為了減少針對電子行業供應商的二方以及三方審核,節約成本。
EICC管理體系主要是一種社會責任標準,包括4大主要審核點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道德??雌鹌饋砗?strong>SMETA 4P的審核內容相類似,但為什么EICC又這么難通過呢?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下EICC管理體系中的12要素,弄懂了這些內容一定會事半功倍!
1) 公司承諾
企業社會和環境責任政策聲明,應闡明參與者對合規和持續改進的承諾并由管理層簽署,以當地語言印發并張貼于工作場所中。
2) 管理問責與責任
參與者應明確指定由高層管理和公司代表負責確保管理體系和相關方案的實施。高層管理應定期審核管理體系狀態。
3) 法律要求與客戶要求
用以鑒別、監測和理解適用法律法規及客戶要求包括EICC準則的要求的程序。
4) 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
用以識別與參與者經營相關的法律遵從、環境、健康與安全,以及勞動實踐和道德風險的程序。確定各風險的相對重要程度,實施適當的程序和實質控制措施,以控制已識別風險并確保合規。
5) 改進目標
用于提高參與者社會和環境績效的書面績效目標、指標和實施計劃,包括對參與者為達成這些目標所取得的績效進行定期評估。
6) 培訓
培訓管理者和員工以實現參與者的政策、程序和改進目標并符合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計劃。
7) 溝通
用以向員工、供應商和客戶清晰準確地傳達有關參與者政策、實踐、期望和績效信息的程序。
8) 員工反饋和參與
評估員工對EICC準則中實踐和條件的理解并獲得反饋,以及促進持續改進的不間斷程序。
9) 審核與評估
定期進行自我評定,確保符合與社會和環境責任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要求、EICC準則中的內容以及客戶合同要求。
10) 糾正行動程序
用以及時糾正內部或外部評估、檢查、調查及審核中發現的缺陷的程序。
11) 文檔和記錄
創建和維護文檔和記錄,確保遵從法規并符合公司要求和保護隱私的相關保密條款。
12) 供應商責任
用以向供應商傳達準則要求并監督其遵從情況的程序。
以上資訊出自百度驗廠之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