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C認證介紹《電子行業行為準則》(ElectronicIndustryCodeofConduct,EICC)列出了各種標準,以確保電子行業供應鏈的工作環境安全,工人受到尊重并富有尊嚴,以及生產流程對環境負責。2004年10月,惠普、戴爾和IBM等共同發表電子產業行為準則(EICC),旨在電子行業的全球供應鏈中,建立標準化的社會責任感行為規范。該準則由一系列的基本規范組成,涉及勞工和招聘、健康安全、環境責任、管理系統和道德規范等。隨著思科、英特爾、微軟和索尼的加入,惠普、戴爾和IBM等大廠聯合成立供應鏈工作組,為貫徹EICC制訂綜合執行計劃。為了減少針對電子行業供應商的二方以及三方審核,節約成本。
EICC認證中有說明已制定充分且有效的政策和制度/ 規程,用于確定、溝通、記錄、管理和控制工作時間(包括加班時間),包括正常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的可靠且詳細的記錄,最低要求:
o 已實施工作時間政策及實施機制,可準確地確定、記錄、管理并控制工作時間,包括加班時間和休息日。
1.確保知道須符合當地及國家/地區有關工作時間和休假日的法律和法規及 EICC 要求
2.將法定要求與 EICC 的要求結合起來
o 如果發現不符合項,則應實施并記錄應采取的糾正行動并且記錄糾正行動的進展。
o 已實施有效的溝通和培訓制度,它在工作時間接近最長工作時數時會發出預警。
1.可以提供溝通/培訓資料,清楚地說明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
2.溝通/培訓資料的詳情與受審計公司的政策和法定要求相符
o 檢查公司的時間記錄及工作時間記錄制度,以確定準確且完整地記錄了時間。這包括:
2.每個時間記錄均準確并且可以與休假記錄、生產記錄、維修、采購或其他相關記錄進行交叉比對
2.能進行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分析的充足資料
3.有記時設備并且所有記時設備均處于正常運轉狀態
注:記錄中的錯誤若是無意造成的,則受本條管限。若是故意造成的,則受管限。
o 未實施 2 個或以上的(政策、溝通/培訓、跟蹤、實施、監控和糾正行動(如果適用))要件
o 沒有記時設備、記時設備不準確或運轉不良
o 時間記錄與受審計公司的其他相關記錄(超過工人數的 5% 的記錄)不符
o 未實施(政策、溝通/培訓、跟蹤、實施、監控和糾正行動(如果適用))其中的一個要件
o 時間記錄與受審計公司的其他相關記錄不符(少于工人數的 5% 的記錄)(允許存在 1% 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