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臨界控制點。確保食品在消費的生產、加工、制造、準備和食用等過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識別、評價和控制方面是一種科學、合理和系統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種不可接受的威脅。識別食品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環節并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發生。通過對加工過程的每一步進行監視和控制,從而降低危害發生的概率。
1.危害分析:要從原料的生產、加工工藝步驟以及銷售和消費的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多種危害(包括物理、化學及微生物的危害)進行確定,并評價其相對的危害性,提出預防的措施。
2.關鍵控制點(CCPS)的確定:關鍵控制點是指那些若控制不力就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從而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環節。一般說來,關鍵控制點要少于6個。一旦被確定為關鍵控制點則都要照例進行監測。所以說,關鍵控制點的選擇是HACCP系統的主要部分。
3.設定管制CCPS的標準:對已經確定的每一個CCPS,都必須制訂出相應的管制標準和適當的檢測方法。經常管制的標準包括:時間、溫度、水份活度(a.)、pH值、可滴定酸鹽的濃度、防腐劑含量、有機氯濃度等。
4.標準設定后,每一個CCPS都必須進行例行監測,以確保每一環節都維持在適當的管制狀態下。每次CCPS檢測的結果都要進行認真記錄、存檔,便于今后對可能出現的事故進行分析鑒定。
5.CCPS修正計劃:當發現某一個CCPS超出管制標準,應有臨時性修正計劃,該計劃包括如何使CCPS回復到再管制狀態以及建議在CCPS超出管制標準期間所生產的產品如何處理。
6.HACCP系統有效性確認:HACCP系統有效性確認是通過對最終產品進行微生物、物理、化學及感官檢測來完成的。特別是微生物檢測是最為有效的確認指標,但微生物檢測法通常不直接用來檢測CCPS。有效性確認可以是廠家自查或請政府檢測機構來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