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BorderAdjusmentMechanism,CBAM),也就是所謂的“碳關稅”。CBAM是指在實施國內嚴格氣候政策的基礎上,要求進口或出口的高碳產品繳納或退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
CBAM實施后,歐盟將針對部分進口商品的碳排放量征收稅費。簡單來說,就是通過CBAM對同量的碳排放在歐盟領域內外的價格差異進行調整,使歐盟內外的同量碳排放所需支付的價格基本持平。
CBAM適用范圍將對標于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UnionEmissionTradingScheme,以下簡稱ETS)中已納入的行業,自歐盟近期將航運業納入ETS后,ETS已覆蓋的行業包括:燃料的燃燒(電力)、煉油、鋼鐵、焦炭、金屬礦砂、鋁、有色金屬、水泥、石灰、玻璃、陶瓷、礦棉、石膏、造紙、部分化學品、溫室氣體的捕獲、民航、航運等。CBAM將首先涵蓋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和氫氣的進口(具體細分品類詳見ANNEXI&ANNEXII)
歐盟作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領導者之一,提出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旨在防止“碳泄漏”并保護歐盟內部企業的競爭力。2023年5月17日,該機制法案正式生效,標志著歐盟在全球氣候政策中的重要一步。
CBAM,即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是歐盟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并保護其工業競爭力而推出的一項政策。該機制要求進口到歐盟的商品根據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向歐盟購買相應的碳排放證書。
CBAM涵蓋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這些氣體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也是CBAM政策下需要重點監管的溫室氣體。
過渡期如何提交報告?
由授權申報人通過歐盟碳關稅過渡期登記系統,向歐盟碳關稅主管機關提交報告。但授權申報人為了填寫該報告,會向產品供應商要求提供相應的碳排放數據和設施信息,出口商可利用CBAM設施通訊模板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進口商。
出口企業在過渡期間需要做什么?
在過渡期,出口企業每個季度需根據歐盟官方發布的CBAM過渡期實施條例、CBAM設施通訊模板、歐盟境外運營商CBAM設施實施指南、歐盟貨物進口商CBAM實施指南等文件要求,監測并計算產品隱含碳排放并將相關信息傳遞給下游客戶或進口商。過渡期不需要核查,也不用支付碳關稅費用。
歐盟提供了申報碳信息的Excel模板;模板示例如圖1所示,需填報以下四方面內容:
貨物信息
1、總量、CN代碼、類型、原產國
設施信息
2、公司名稱、地址
碳排信息
3、總隱含排放量、間接排放總量
進口商品已繳碳價
4、需扣除在其他形式的可用補償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歐盟提供的模板中,通過“自上而下”的方法確定商品的碳排放水平,即從生產車間整體碳排放開始,再計算各生產線的碳排放,然后計算間接碳排放,最終算出單位商品的碳排放。
分享到: